关于举办第二期口腔卫生技师技能培训班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2-28 浏览次数:3783
各有关单位:
按照《口腔卫生技师》职业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口腔卫生技师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化,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拟于2025年3月举办“口腔卫生技师技能培训班(第二期)”。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口腔卫生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师、助理医师、护士(须持有有效期内的执业证书)。品德优良,学习积极性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培训时间及地点
本期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培训结业考核三个部分。
(一)培训时间
线上培训:2025年3月17日—4月2日;
线下培训:2025年3月28日—4月2日。
(二)培训形式
线上培训:自学理论和操作演示;
线下培训:集中授课和操作技能指导。
(三)培训地点
线上培训:卫健技能云课堂(学员报名缴费后通过手机账号登录自行进行学习)。
线下培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冉家坝院区)。
三、培训内容
(一)理论知识
涵盖导论、职业健康与安全、临床口腔医学基础、口腔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特殊需求患者口腔卫生保健、口腔诊疗评估等板块内容。课程内容详见附件1,最终以实际为准。
(二)专业实操
包括一般检查及规范记录、专业化机械性牙齿清洁技术(PMTC)、龈上洁治术、水平颤动拂刷法、窝沟封闭术、牙齿漂白术等实操培训。课程内容详见附件1,最终以实际为准。
四、培训师资团队
本次培训师资团队主要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专家团队组成,特别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山东省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华盛顿大学牙学院等相关领域专家及国外资深口腔卫生士共同授课。
五、课程亮点
(一)权威引领,专业指导。本次培训邀请口腔卫生技师新职业推动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洪臣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现场授课。同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市口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是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口腔类别),拥有“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资源丰富、专科实力雄厚,为口腔卫生技师技能培训提供有力支撑。
(二)课程丰富,全面提升。围绕口腔卫生技师主要工作任务,参考国外口腔卫生士培训教材,精心设计和编排培训课程,特别注重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与运用能力。
(三)示教结合,注重实用。理论知识学习与实操互联互通,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手把手带教,切实提升实践能力。
(四)培训证书,公信适用。完成培训课程且考核合格后,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颁发《口腔卫生技师技能培训合格证书》,该证书可作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依据,证书可在重庆市卫生健康技能人才网(www.cqwszjs.com)官方网站查询。
六、培训考试报名及费用
(一)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缴费。
温馨提醒:本期招生80人,满额即止。
(二)培训费用:单人报名为9000元/人,3人及以上报名为8500元/人,包含理论和实操培训费用、资料费、培训耗材使用费、线下培训期间午餐费。可协助安排住宿。
(三)发票: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线上缴费,收费单位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电子发票将于开班前5个工作日内发送至报名预留邮箱,相关费用按规定回原单位报销。
七、其他事项
(一)严格培训纪律。培训期间,不得迟到、早退,如遇特殊情况请假需报备,不得无故离开。学员应自备无标识白大衣,实操培训及考核期间务必着白大衣。
(二)培训答疑。为确保培训顺利开展,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已建立培训答疑工作群,并安排专职人员答疑,参培学员可扫码加群。
卫健技能云课堂微信号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3-67288261。
附件:1.第二期口腔卫生技师技能培训班课程表
2.部分师资简介
附件1
第二期口腔卫生技师技能培训班课程表
培训内容 |
课程类型 |
|
导论 |
口腔卫生技师新职业发展历程与展望 |
理论 |
中国口腔医学国家职业体系与口腔卫生保健体系建立 |
理论 |
|
美国口腔卫生士培养路径及实践经验分享 |
理论 |
|
丹麦口腔卫生士培养路径及实践经验分享 |
理论 |
|
职业健康与安全 |
人体工程学在口腔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
理论 |
患者安全与职业防护 |
理论 |
|
传染病防控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
理论 |
|
口腔诊疗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
理论 |
|
临床口腔医学基础 |
口腔微生物学 |
理论 |
口腔解剖学 |
理论 |
|
牙周解剖生理 |
理论 |
|
口腔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 |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 |
理论 |
牙颌畸形矫治后口腔健康维护 |
理论 |
|
口腔预防保健 |
理论 |
|
龋病的预防与控制 |
理论 |
|
义齿修复后口腔健康维护 |
理论 |
|
种植修复后口腔健康维护 |
理论 |
|
口腔健康教育实践 |
理论 |
|
特殊需求患者口腔卫生保健 |
妊娠期与更年期妇女口腔卫生保健 |
理论 |
婴幼儿与学龄儿童口腔卫生保健 |
理论 |
|
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 |
理论 |
|
慢性病患者口腔卫生保健 |
理论 |
|
口腔诊疗评估 |
口腔卫生诊断与保健计划 |
理论 |
口腔辅助诊疗 |
理论 |
|
口腔卫生保健实践 |
一般检查及规范记录 |
实践 |
专业化机械性牙齿清洁技术 |
实践 |
|
窝沟封闭术 |
实践 |
|
牙齿漂白术 |
实践 |
|
水平颤动拂刷法 |
实践 |
|
手工龈上洁治术 |
实践 |
|
超声龈上洁治术 |
实践 |
|
|
…… |
|
附件2
部分口腔卫生技师技能培训班师资简介
本次培训师资团队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其他国内外医疗机构的专家联合组建。特别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山东省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华盛顿大学牙学院专家及国外资深口腔卫生士参与授课。
一、刘洪臣
刘洪臣,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口腔卫生技师新职业主要提出者、推动者之一。历任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主任、全军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军队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4-6届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委会第5-6届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口腔整形美容分会会长、亚太口腔种植协会名誉会长,担任《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主编。主持起草制定《口腔修复体制作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版),负责起草制定国家卫健委《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培训大纲》口腔美容部分。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专著2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保健特殊贡献奖、中国医师奖等荣誉。
二、闫福华
闫福华,南京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附属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牙周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第五届副会长。“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牙周病学》副主编/主编。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参与十四五国家科技重点研发项目1项。在Chem Soc Rev,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及《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300余篇。主编(审)、主译学术专著29部。带领学科团队获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创新团队、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三、葛少华
葛少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院长。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国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山东省十佳女医师。担任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山东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专委会副主委、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专委会常委、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六届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口腔医学》等期刊副主编、《Periodontology 2000》《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 ACS Nano,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主编著作2部,获批专利7项,转化1项,主持临床研究项目3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指南和共识4项。
四、潘亚萍
潘亚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评审和国务院学位办评审专家。《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Journal of Periodontal Research》等杂志论文评审专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口腔医学年鉴》《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实用口腔科医学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等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攻关合作课题等21项,发表中英文科研文章40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等19部,获国家教育部,中华口腔医学会,辽宁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9项。
五、刘怡
刘怡,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牙学院颅颌分子生物研究中心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委员、北京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多项国家科技部和自然基金委课题,在Nature Medicine,Cell Stem Cel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担任《Oral Diseases 》等中英文杂志编委。入选科技部 “万人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扬帆计划”“登峰计划”、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215“学科带头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伊朗Royan国际干细胞及生物技术组一等奖。获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中华口腔医学科技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参编多本规划教材及论著。
六、张海
张海,199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2年获得美国康涅狄克大学牙医学院口腔生物学博士以及口腔修复学专科证书,2002-2004在康涅狄克大学医学院骨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历任康涅狄克大学口腔修复学系讲师,华盛顿大学牙医学院口腔修复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口腔修复临床研究生(住院医师)主任以及口腔修复系副主任,现任华盛顿大学牙医学院教学考核主任。美国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 认证医师,美国口腔修复学会 资深会员和科研委员会主席,美国固定修复学会理事,美国牙科协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委员以及行医执照考试委员会委员,美国荣誉牙科协会会员及前任全国主席。获ACP Geriatric Award奖,NIH/NCRR/ITHS Ignition Award奖, 参编数本中英文专著,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美国口腔修复学杂志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副主编,修复牙医学杂志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编委。担任美国多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评审专家。
七、王维
八、方舟
手机扫描浏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