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简况(第6期)
发布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3857
协同交流 持续提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2024年6月1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成功举办护理教学专题讲座——“临床护理教学查房的三部曲”,有幸邀请到优秀护培基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碧珍教授进行现场讲授和指导。本次讲座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杨冰主持,临床护士长、护理教学秘书、教学骨干及护培学员等80余人到场学习,并钉钉线上同步直播,保证全院师生同步观看。
廖碧珍从教学查房概述、教学查房类型、教学查房三部曲、教学查房评价标准、教学查房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五个部分进行了精彩分享。首先,她引入“教学查房”的定义,阐明护理教学查房是以临床护理教学为目的、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与病程相结合的护理查房,旨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提高其综合能力。接着,她结合临床案例详细阐述了教学查房的步骤,从查房前、中、后三部曲总结了教学查房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素。最后,她强调教学查房的重要性不仅是护培学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临床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环节。讲座结束后,廖碧珍和现场参会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
随后,由医院颌面外一科护理教学团队和护培学员代表一起进行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患者的护理”教学查房模拟展示。廖碧珍从病例汇报、床旁查体、总结反思三段式查房步骤进行了现场指导。最后,杨冰为廖碧珍颁发了感谢状。她指出,护理临床教学查房在提升护理实践水平和增强临床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廖教授的精彩讲授和落地的现场指导,使大家对教学查房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不仅提升了大家的专业能力,也激发了大家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此次讲座不仅为医院护理临床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激发了大家对于未来护理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医院护理团队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护理教学能力提升建设,不断提高护培教学质量,力争跃进第一梯队护培基地。
使命与担当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在荣获患者赞誉之际,目睹锦旗之上镌刻着我的姓名,内心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作为护理工作者的肯定,更是对我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在此,我衷心感谢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褒奖。作为一名护培生,能够获得患者的认可,无疑是对我职业信念的极大鼓舞。同时,我也要衷心感谢医院与科室的精心指导与培养,正是他们的悉心教诲,使我得以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并践行人文护理的理念。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职业发展的指引。作为护士,我们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为密切,因此更需深入了解他们的身心需求,提供更为贴心的关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更加主动、创新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夯实医学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操作技能。我深知,护士的职责重大,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我将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2023级护培学员钟瑜供稿)
生命的交响、团队的和弦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年10月,我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开始了毕业后的又一段征程。满怀希冀,充满好奇,又夹杂一些胆怯。在这里开始了我的规培生活,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轮转了儿科、肿瘤科、急诊科、血管外科和心血管内科。在护士规培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也收获了很多成长和进步。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护士这个职业的责任和使命,也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心,了解他们的病情和情绪变化,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医生、其他护士和医疗人员进行有效地协作和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影响最深刻的是我进入到心血管内科工作时,我对这里的快节奏感到有些不适应,而且觉得自己经验不足、能力有限,但当我遇到困难或疑惑时,江敏护士长、王威带教老师及护士姐姐们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我,指导我,让我克服了一个个难关,是他们的指导和支持,让我更快地适应这个充满压力但又令人快速成长的工作环境。记得3床的张奶奶,以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院,入院时意识模糊、全身湿冷、血压不能测及,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立即给予电除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反复推注,纠正酸中毒……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仪器声音外,就是各种实施抢救的对答声和急迫的脚步声。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时间赛跑,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最后张奶奶抢救成功。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欣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仅仅是在执行医嘱,更是在与生命同行,每一次的努力都有可能改变患者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大家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为患者的生命而奋斗。同时,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念,我深知护理之路充满挑战,但每一次的成功抢救都让我坚信,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护理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奉献,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护士而感到无比自豪,我愿意用一生去践行这份职业的使命,为能解除患者的疾苦而感到幸福。
(2022级规培学员陈立梅供稿)
奋楫争先
护理规培学员技能“比武大赛”火热开战
——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以赛促学强技能,以学促用砺精兵。为切实提高护理规培学员岗位胜任力。6月12日,由医院护理部牵头,护理技术操作学组主办的“2024年护理规培学员技能比武大赛”在军体馆如火如荼进行,医院常委亲临指导,百余名护理人员及学员到场观摩。
此次竞赛创新采用赛道式接力比武方式,同时开放3个赛道,赛题覆盖护理规培结业考核7项必考临床护理技能,将竞赛内容与教学重点、考核要点紧密结合。42名参赛学员随机分为6组,齐聚赛场,为荣誉而战。
随着仲裁员一声令下,“卧虎藏龙队”“冲锋队”“争锋队”3组学员如离弦之箭,一触即发,迅速各就各位,率先打响比武大赛“第一枪”。这是一场速度与技能的综合比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吸氧吸痰、心肺复苏……队员们克服外界干扰,聚焦操作各环节,以最快速度完成站点任务,并迅速接力至下一队员,紧张激烈的比武氛围愈加浓烈。昂首跃马向前行,直冲而上决胜场。近两个小时的火热比拼,充分展现出医院护理规培学员扎实的临床基本功,稳定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协作精神。最终,“鲲鹏战队”力拔头筹,荣获本次比武大赛一等奖。
畅谈心声,共话未来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为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提升科室教学工作质量及师生沟通协作能力,妇一科于近期组织召开了规培护士出科座谈会,旨在总结规培护士在本科室的学习收获、经验教训、成长经历以及对科室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他们踏上新的护理征程送上祝福与鼓励。
座谈会上,规培护士们纷纷踊跃发言。他们回顾了在本科室规培期间的点点滴滴,分享了自己在专业技能提升、团队协作、应对挑战等方面的感悟和收获。在规培过程中,他们也深刻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医生、护士、技师们紧密协作,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许多规培护士表示,带教老师们通过特色的规培教学方式,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妇科护理的要点和难点;科室定期组织的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和技能培训,更是拓宽了自身的视野,提升了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对护理职业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带教老师们也对规培护士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需要继续改进和提升的地方,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进取,持续成长。在交流环节,大家畅所欲言,规培护士们提出了一些在规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科室护理工作的建议,教学组长认真倾听并一一记录,表示将认真研究并逐步改进。
最后,护理组长黄雪飞及带教老师对规培护士们顺利完成本科室的规培表示祝贺,并对他们的未来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和追求,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不断钻研护理专业和知识,提升护理技能及预见性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此次出科座谈会为规培护士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为科室进一步完善规培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相信这些规培护士在未来的护理道路上必将绽放光彩,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真诚服务暖人心,患者感恩传真情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6月13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肝病科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2023级护理规培学员李秋是收信人之一。
送信人是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便不幸罹患“急性肝衰竭”的年轻女性,她在信中写道:住院期间,李秋工作细心,总不厌其烦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态度热情,让患者及家属感到特别暖心。
质朴的话语、深深浅浅的感动、温暖的文字,寥寥数语,蕴涵着对李秋同学的感激与信任。李秋同学接到感谢信后又惊又喜,并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医学的初心,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耐心,用我精湛的技术和更好的服务为每一位病人带去希望和温暖。”
近年来,医院护理规培学员经常收到患者的感谢信或锦旗,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不仅是对学员个人的肯定与激励,也激励着更多的护理规培学员紧跟前辈的步伐,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实际行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专业、便捷的护理服务,全力做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入户随访暖人心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为弘扬南丁格尔志愿服务精神,提升出院患者居家康复质量,大足区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护理团队积极行动。6月20日,急诊科简华刚教授带领科室南丁格尔志愿者谢云芳老师、23级规培学员邱润来到了出院患者廖奶奶家进行居家随访服务。
廖奶奶是一位因摔倒致左腕部疼痛伴活动障碍的69岁患者,并伴有糖尿病,但因血糖控制不佳,迟迟不能手术治疗,廖奶奶的焦虑也常挂在脸上,规培学员邱润是廖奶奶的责任护士,秉承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的理念,下班后陪伴廖奶奶聊天,进行心理疏导,化解她的焦虑。通过精心制定糖尿病治疗方案,调整饮食,加强健康宣教,一周以后,廖奶奶的血糖趋于稳定,在全麻下行左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手术顺利完成,4天后老人顺利出院。
通过和廖奶奶的日常聊天,了解到她目前独居,术后功能锻炼,在没有亲人的监督下,完成的效果难以保证,这关系到老人以后是否具备独自生活的能力。出院前,规培学员邱润半开玩笑地对奶奶说:“廖奶奶,回家以后也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哦,后面我们会来您的家里“检查”您的功能锻炼情况呢!”
急诊科护理团队也一直惦记着和廖奶奶的约定 ,就在廖奶奶出院后的半个月,也正是康复的关键时期,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和规培学员邱润,来到廖奶奶家中,为她送上牛奶等营养品。通过了解,廖奶奶目前血糖控制较好,功能锻炼也在积极进行中,看着廖奶奶满脸的笑容,医护人员感到十分欣慰。廖奶奶拉着邱润的手说:“孩子,多亏了你的安慰和鼓励,让我积极面对疾病,出院之后,你们依然牵挂着我,主动上门来关心我的恢复情况,真的让我很感动!”
简华刚教授表示:把康复医疗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实现患者从出院到居家康复阶段的紧密衔接,同时架起了一座医患连心桥。精准医疗,优质护理,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患者的现在,更是患者回归美好生活的未来!
与爱“童”行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六一儿童节,是每一个小朋友最喜欢、最期待的节日,在别的孩子能尽情地玩耍时有这样一群小患者正在与疾病作斗争。为了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医院儿科规培护士在科主任、护士长及护理老师的领导下,共同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以“与爱童行”为主题的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为儿科住院病房的近百位小患者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
简单温馨的装饰,并不贵重的小礼物,都凝聚了儿科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关爱和美好的祝愿。这不仅表达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真切关爱和美好祝愿,也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与信任,科室始终坚持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暖心的人文关爱,与患儿家属共同为祖国花朵的健康保驾护航。
|
手机扫描浏览 | |
|